国家知识产权局:我国品牌价值达176万亿美元企业成为新技术产出的主阵地
7月17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局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成功推动一大批专利实现转化和产业化,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全球前5000个品牌中我国品牌价值达1.7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当前我国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我国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知识产权合作关系,专利审查高速路(PPH)覆盖84个国家。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我国企业连续四年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获奖数量位居各国之首。
近年来,我国正在加快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也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根据申长雨所言,目前正推广使用代理服务政府采购标准,引导代理行业从“拼价格”向“拼质量”转变,避免行业“内卷”和恶性竞争,甚至是“劣币驱逐良币”等现象。同时也严厉打击专利申请中的抄袭、拼凑、造假等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
“十四五”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扎实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实现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多项指标提前完成。
会上,申长雨提到了多组数据。例如,当前我国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15.5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均跻身相同审查制度下国际最快水平。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从2020年的80.05分提升至2024年的82.36分,整体步入良好阶段。从人才情况来看,知识产权研究生专业学位设立,知识产权人才超过100万人,执业专利代理师人数超过4万人。
当谈及我国知识产权运用取得的新成效时,申长雨表示,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11.97%提升到2023年的13.04%。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从2020年的3194.4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3987.1亿元,年均增速5.7%。
不仅如此,我国PCT国际专利、马德里国际商标、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量均跃居世界前列,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新能源汽车、量子技术、生物医药、光伏等领域掌握了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专利,有力支撑了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全球前5000个品牌中我国品牌价值达1.7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地理标志产品直接年产值从2020年的6398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9690亿元。
与此同时,我国知识产权服务达到新水平。上线运行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汇聚400余项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实现知识产权全链条业务“一网通办”。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达到483家,实现省级层面全覆盖,地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52.6%。建设脑科学、网络通信等重点产业专利专题数据库28个,向创新主体免费开放。
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也取得了不少突破。例如,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正式生效,实现第一批清单产品互认互保。我国成功加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推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知识产权、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条约》与《利雅得外观设计法条约》成功缔结。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看来,涉外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进”,吸引外资,也就是关于外资企业在华的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是“出”,就是我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一进一出”两个方面都很重要。
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直接影响着外商投资的信心。胡文辉提到:“我们加入了几乎所有主要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同时,积极推进国内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完善。完成专利法修改,建立了国际上最高标准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目前还在推进商标法、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等修改,在这些立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入口法修法过程中都充分征求外资企业和外国商会协会的意见建议。”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也指出,目前在政策引导方面,知识产权局会同16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走专业化、国际化道路。
据了解,在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的同时,知识产权局也在主动加强对我国出海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其收集汇编189个国家和地区的1339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国际条约,发布16个重点国家知识产权国别指南和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持续加强信息供给。截至2024年年底,累计向企业提供指导服务2393次,咨询服务6885次,帮助企业降低应诉成本13.2亿元,挽回经济损失380.4亿元。
今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从数据上,申长雨用“稳”“升”“热”“优”四个字来概括上半年的工作。
据申长雨介绍,“稳”是指知识产权储备稳步增长。截至今年6月,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501万件,同比增长13.2%,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3件,再创新高。国内注册商标有效量达4895.9万件,同比增长6.6%,平均每4个经营主体就拥有1件注册商标。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产品2861个,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7424个,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经营主体超过3.7万家。上半年国内申请人提交的PCT国际专利和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分别同比增长了12.7%和23.2%,更多国内企业正在加速海外知识产权布局。
“升”是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提升。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52.4万家,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372.7万件,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74.4%,较“十三五”末提升6.Kaiyun平台 开云体育官方入口1个百分点,这与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的3/4这一比例高度契合,表明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成为新技术产出的主阵地。
“热”是指数字领域和医疗领域技术创新热潮高涨。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划分的技术领域统计,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增速排名前三位的领域分别是信息技术管理方法、计算机技术和医学技术,分别同比增长34.1%、22.7%和19.8%,远高于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的平均增速。
“优”是指知识产权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上半年,国外申请人在我国提交商标注册申请9.4万件,同比增长7.4%,其中德国、意大利、美国在华商标申请增长很快,均同比增长超20%。另外,上半年知识产权局还受理了74个法国勃艮第产区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
此外,胡文辉提到,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发展,他们启动了大模型技术的应用研究,选取了专利审查五个业务场景开展验证工作,以“平台+模块”的方式构建灵活可扩展的智能审查系统架构。7月初,其大模型检索、AI学术助手、AI法律助手等多个模块已正式上线。
目前,高价值发明专利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占比较高。据了解,我国在、、绿色环保、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已储备了一批高价值核心专利。截至今年6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经达到147.2万件,是“十三五”末的2.2倍,占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的七成左右。
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梁心新指出,“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性指标之一,截至今年6月,已经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当前,高价值发明专利的创新和运用主体绝大多数是企业,我国有26.5万家企业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165.1万件,企业拥有的高价值发明专利占比达到76.6%。在我国海外有同族专利的有效发明专利中,企业拥有12.1万件,占总量的87.0%,有力护航了我国产品和技术在国际市场的推广应用。
梁心新表示,较长的专利维持年限,反映出我国创新主体维持专利的意愿和运用专利的能力都进一步增强,有助于维护创新者的技术优势,产生持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目前我国有近四成的高价值发明专利维持年限超过了十年,总计约79.3万件,是“十三五”末的3.1倍。
值得一提的是,高价值发明专利有力支撑了区域创新发展。在全球十大科技集群中,我国占了4个,分别是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北京集群、上海—苏州集群,以及南京集群。这些科技集群及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入口创新活跃,高价值发明专利产出密集。其中,上海—苏州集群和南京集群所在的长三角地区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最多,达到68.5万件,占国内总量的31.8%;地区43.8万件,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广东省39.4万件,分别占国内总量的20.3%和18.3%,这些都充分说明高价值发明专利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产业经济来看,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密集、经济贡献大,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最新数据表明,2023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6.8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3.04%,专利Kaiyun平台 开云体育官方入口密集型产业在促进创新、提升效益、稳定就业等方面贡献突出。
王培章指出,培育壮大专利密集型产业是“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工作服务产业创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他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促进知识产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申长雨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将进一步加强党对知识产权事业的全面领导,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收官,高标准谋划“十五五”事业发展,更好发挥知识产权对内激励创新、对外促进开放的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知识产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