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以“三化三转”助推打造海岛知识产权高地
知识产权深度融合市场和经济,紧密连接科技和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舟山市财政局聚焦知识产权全链条集成改革,优化要素保障结构,近3年落实奖补资金2280万元,年均增长15%,全面支撑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管理,赋能海洋科创驱动发展。截至2024年底,全市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348件,同比增长53.2%;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件,同比增长52.8%,两项指标增速均居全省第一。
推动出台《舟山市知识产权补助奖励实施办法》,将政策激励逐步从低水平专利奖补向高价值专利培育倾斜,对新增的国内高价值发明专利按照高价值发明专利贡献绩效给予补助,并逐步淘汰发明专利授权奖补。近3年累计兑现高价值知识产权奖补资金650万元,有效激发创新主体布局高价值发明专利的积极性。
近3年累计落实绿色石化、船舶海工装备等省市级专利导航项目奖补资金100万元,推动辐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300余家次,助力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近3年累计兑现商标、专利、数据知识产权质押等补贴近600万元,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快速增长,其中2025年兑现331件,较上年增长45.2%。强化高校、科研机构专利转化激励,推动提高专利转化效率,其中2024年实施专利转让许可2654件次,同比增长87.7%。
近3年累计兑现海洋数据知识产权资金20万元,对完成登记的数据知识产权给予最高每件1000元的奖励,支持海洋大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改kaiyun体育全站 Kaiyun登录网页革,提升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效能。落实地理标志保护资金近50万元,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实施地理标志富农kaiyun体育全站 Kaiyun登录网页集成改革。目前,“嵊泗贻贝”被列为全国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实施项目,入选“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推广清单;“舟山小黄鱼”地理标志产业提升被列入2024年浙江省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创新试点项目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