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瞭望访谈接续奋进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专访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
截至2024年底,累计向企业提供指导服务2393次,咨询服务6885次,帮助企业降低应诉成本13.2亿元,挽回经济损失380.4亿元
在5G通信、AI、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量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研发培育了一大批高价值核心专利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瞄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下称《纲要》)《“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确定的目标,我国扎实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实现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
截至今年6月,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501万件,同比增长13.2%,“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3件;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提升,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52.4万家,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372.7万件,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74.4%,企业成为新技术产出的主阵地。
“我们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收官,高标准谋划‘十五五’事业发展,更好发挥知识产权对内激励创新、对外促进开放的重要作用,使知识产权工作进一步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知识产权力量。”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表示。
《瞭望》:知识产权创造是驱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国家知识产权局推出哪些关键举措全面提升知识产权质量?
申长雨:国家知识产权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实现知识产权从引进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两个转变”的重要指示,把提高质量作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主旋律和硬任务,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通过深入实施《纲要》,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在5G通信、AI、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量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研发培育了一大批高价值核心专利,也出现了一批凭借知识产权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市场的跨国企业。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会同有关部门指导督促企业、高校、医院和科研机构调整优化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及相关考核规定中唯数量指标的做法。推动实施以产业化前景评价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形成更多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高价值专利。建立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专利的声明制度,不断提升财政资助科研项目的知识产权产出质量和水平。
二是严把审查授权关。专利方面不断完善审查标准,加强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三性”判断,特别是“创造性”评价,开展对实用新型明显创造性和外观设计明显区别审查,积极推进“优案优审”。商标方面修订商标审查审理指南,持续提升审查标准执行的一致性和审查审理结果的可预期性。2024年,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2%,商标实质审查抽检合格率达到97.7%,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三是强化行业治理。开展商标代理行业“蓝天”整治专项行动,推动出台《商标代理监督管理规定》,组织完成商标代理机构重新备案,加强信用监管。推广使用代理服务政府采购标准,引导代理行业从“拼价格”向“拼质量”转变,避免行业“内卷”和恶性竞争,甚至是“劣币驱逐良币”。
《瞭望》: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是当前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环节。如何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有哪些创新举措?
申长雨:涉外知识产权保护,一方面是外资企业在华的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是我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在保护在华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方面,一是积极推进国内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完善,完成专利法修改,建立了国际上最高标准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目前正在推进商标法、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等修改,在这些立法修法过程中都充分征求外资企业和外国商会协会的意见建议;二是主动优化保护机制,持续提高专利商标审查的质量和效率,建设128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这其中备案外资、合资企业超过8000家,这些企业能享受到与国内企业同等的专业服务和优惠政策;三是主动加强常态化沟通,主动听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入口取外资企业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做好知识产权服务。
在我国出海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一是完善法规,我们配合司法部起草了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完善了我国知识产权涉外法规;二是强化风险预警和应对指导,截至2024年底,累计向企业提供指导服务2393次,咨询服务6885次,帮助企业降低应诉成本13.2亿元,挽回经济损失380.4亿元;三是加大涉外知识产权律师培养力度,联合司法部开展专题培训。此外,我们还收集汇编了189个国家和地区的1339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国际条约,发布了16个重点国家知识产权国别指南和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持续加强信息供给。
申长雨:高价值发明专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经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这既体现了我国创新实kaiyun体育全站 Kaiyun登录网页力的持续提升,也支撑了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一,高价值发明专利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占比较高。截至今年6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经达到147.2万件,是“十三五”末的2.2倍,占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的七成左右。特别是在AI、新能源、绿色环保、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我们已经储备了一批高价值核心专利。
第二,高价值发明专利的创新和运用主体绝大多数是企业。当前我国已有26.5万家企业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165.1万件,企业拥有的高价值发明专利占比达到76.6%。高价值发明专利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了技术领先优势,有效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第三,高价值专利具备较长的专利维持年限。有近四成的高价值发明专利维持年限超过了10年,总计约79.3万件,是“十三五”末的3.1倍。较长的专利维持年限,反映出我国创新主体维持专利的意愿和运用专利的能力都进一步增强,有助于维护创新者的技术优势,产生持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第四,高价值发明专利有力支撑了区域创新发展。在全球十大科技集群中,我国占了四个,分别是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北京集群、上海—苏州集群,以及南京集群。这些科技集群及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创新活跃,高价值发明专利产出密集,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申长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方合力攻坚,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就长期以来高校和科研机构普遍存在的专利成果“不能转”“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不便转”等情况精准破题,聚力攻坚,扎实推进高价值专利的产业化进程。
首先,在存量专利盘活方面,指导全国27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了全部存量专利的盘点和价值分析,筛选出68万件发明专利纳入可转化专利资源库,组织45万家企业开展精准对接,做好匹配推送。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专利动态盘点入库工作机制,及时做好新增专利的盘点,为可转化专利资源库不断注入源头活水。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国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累计达102.5万次,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转让许可达12.7万次,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其次,在服务产业发展方面,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筛选出9000余家高成长性中小企业进行重点支持,按需匹配专利预审、专利导航、转化对接、投融资等个性化服务。指导各地围绕细分产业链开展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工作,培育了一批高价值专利组合。支持8省市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第三,在优化政策机制方面,指导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建立以产业化前景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和专利转化尽职免责改革,支持地方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安心屋”等试点,积极推广“先使用后付费”“开放许可”等转化模式,助力更多中小企业高效、低成本使用专利技术。
《瞭望》:“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的关键时期。对“十五五”知识产权规划编制是如何考量的?
申长雨:知识产权五年规划是推动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顶层设计,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工作,编制好知识产权“十五五”规划意义重大,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锚定发展目标。锚定2035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这一既定目标,着眼加快实现知识产权的“两个转变”,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制度规则、文化环境、人才队伍,增强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聚焦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一是聚kaiyun体育全站 Kaiyun登录网页焦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二是聚焦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优化支持全面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三是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长效机制。四是聚焦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新格局。
科学设定指标。一方面,注重与“十四五”时期发展指标的有机衔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更加突出质量和效益,进一步优化“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效率”等指标内涵,在指标设定上更科学。
坚持开门编规划。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加强调查研究,系统科学论证,广泛凝聚共识,确保知识产权“十五五”规划更接地气、更助创新、更兴产业也更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