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新吴区走出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路
截至今年6月,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新质生产力领域发明专利占比超60%;落地江苏省首单知识产权 ABN项目、近3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备案项目累计超1000件,融资金额超50亿元近年来,江苏省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在知识产权领域开展创新实践,取得新突破。
“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无锡高新区(新吴区)重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6+2+X现代产业集群和5+N未来产业,力求走出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路。”无锡高新区(新吴区)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创新日新月异。如何将创新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知识产权工作是其中的重要抓手。
日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日联科技)是从事精密 X射线技术研发与装备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无锡高新区(新吴区)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日联科技知识产权团队根据项目研发进度适时布局相关专利,打造高价值专利组合。2023年起,日联科技又先后针对 X射线检测设备和微焦点 X射线源产品进行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备案产品2024年度销售额均达数千万元。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对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以高价值专利培育为主线开展专利的创造和储备工作。截至今年6月,园区累计专利申请超过18万件,有效发明专利超过1.7万件;累计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专利申请超过2600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236.69件。紧扣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主题,园区累计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9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家;指导园区重点创新主体累计建立了17家省、市各级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
同时,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在江苏省率先发布新质生产力专利综合实力榜单,从有效专利、有效发明专利、专利国际化等维度进行评价,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等提供科学、专业的评价参照。
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撬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杠杆”。无锡高新区(新吴区)通过专利导航实现重点产业的创新突破,扩大产业创新发展效能。在医疗器械、物联网、微电子设备、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技术领域累计实施10个产业专利导航项目,开展相关领域技术发展状况和专利布局信息分析,推动产业的专利协同运用,培育形成专利导航产业发展新模式,为全区企业人才培育、招商引资、产业规划提供指引。
从创新成果到市场化应用,专利成果转化在其中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深入推进专利转化运用,建立“一套政策+两大平台+三类产品+四方联动”工作模式,鼓励辖区企业充分盘活知识产权,以许可转让、转移转化、交易产业化等方式推动知识产权“价值释放”。
江南大学益生菌与营养健康团队与无锡高新区(新吴区)联合共建无锡特殊食品与营养健康研究院(下称无锡食研院),依托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打造的亿元级生物制造平台,探索出一条“专利成果中试放大市场转化”的高效路径。在无锡高新区(新吴区)知识产权局指导下,无锡食研院还创新性地引入了知识产权风kaiyun体育全站 Kaiyun登录网页险保障机制,并于2023年启动专利保险布局。例如,无锡食研院为核心专利“一株可缓解 ETEC致腹泻的格氏乳杆菌及其应用”投保了“专利实施失败费用损失保险”,有效缓释专利成果在转化应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目前,该菌株已成功应用于国内知名企业益生菌固体饮料产品。
在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下称小天鹅),其独创的干衣机前支撑固定结构技术已通过专利转化,应用于小天鹅、COLMO品牌多个系列产品,实现累计销售额15亿元。为强化专利价值利用,小天鹅围绕该专利,在中国银行通过专利质押获得融资金额1亿元。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在知识产权金融层面敢于先行先试。江苏省首单知识产权 ABN落地园区,由无锡高新区管委会牵头省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行,储架注册额度5亿元;全市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融资落地园区;“飞凤系列”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稳步推进。同时,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大力推动知识产权保险工作,落地全国首单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知识产权保险、全国首单知识产权全周期保险、全国首单专利海外布局费用损失保险、全国首例海外维权“双险”以及全国首批专利密集型产品责任保险落地,并在全省率先完成专利实施失败费用损失保险落地,发布全市首个科技攻关综合保险。多项知识产权金融举措让“沉睡”的专利资产为企业主动“造血”,以金融“活水”推动科创企业发展壮大。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知识产权保护成为进入海外市场的“必修课”。一批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企业在其中乘风破浪。
江苏菲沃泰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海外市场进行知识产权风险分析和自由实施(FTO)分析,重点关注竞争对手专利布局和客户分布国家。其间,无锡高新区(新吴区)知识产权局多次提供政策辅导和专家分析,为企业开展维权“持久战”注入强心剂。
2021年,无锡耐思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美遭遇“337调查”。第一时间,无锡高新区(新吴区)知识产权局深入了解案情、解读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应诉。经过20多个月的艰苦奋战,企业最终证明自己已构建完善、成熟的自主产品开发体系,并实现了自主生产,产品并未侵权,从而赢得了诉讼。自此,企业更加坚定了“出海”的底气,为后续拓展海外市场积累了宝贵经验。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为企业坚定维权信心提供了重要支撑。一方面,该区出台全市首个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政策《关于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强国示范区建设和争创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的实施意见》,设置保护专项政策,支持企业开展 FTO分析,国内外专利、商标侵权风险评估活动,自主实施维权行动、购买知识产权保险;另一方面,不断延伸保护链条,组建知识产权保护专家智库并设立海外维权专家子库,累计吸纳16名专家进驻,创建海外维权实训体系,为相关企业提供事前的风险分析、评估、预防,事后的指导或纠纷应对等精准化、专业化的服务,并多维度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维权交流与学习。
同时,无锡高新区(新吴区)聚焦企业“出海”需求,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预警分析发挥海外维权援助平台作用,定期监测重点领域纠纷信息,为区内小天鹅、先导智能、微导纳米等重点出口企业提供常态化海外商标监测服务,提供“出海”规划指引。
此外,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充分调动公共资源,联合多部门形成保护网络。2023年,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构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维权援助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维权公共服务效能。2025年4月,无锡高新区(新吴区)知识产权局与无锡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无锡市知识产权法庭、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共同签署《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无锡分中心高新区工作站共建协议》,进一步巩固完善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保护链条。
“十五五期间,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将以知识产权为战略支点,深入落实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推动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通过高价值专利布局、金融赋能、全球护航等创新实践,全面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为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提供强有力支撑。”无锡高新区(新吴区)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