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先手棋”破局劳动争议“零诉讼”化解矛盾
在劳动仲裁的过程中,企业与员工双方难免会发生不可调和的纠纷与矛盾,使双方的问题解决陷入困境。近日,白银区人民法院以“四步走”工作方法主动靠前,通过“预判风险—提前介入—创新调解—促成和解”的闭环处置,充分发挥诉前调解“减压阀”作用,成功促成一起劳动争议案件和解撤诉,既避免了双方对簿公堂的诉累,更以高效方式修复了劳资关系。
原告李女士是某单位员工。2024年6月14日,单位发现其腿脚尚未恢复,出于对其个人安全及生产安全的考虑,要求她提供病假手续休病假。但李女士未提交手续,也未按时到岗。随后,单位以其违反规章制度为由,称其已离职,若想继续工作需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李女士对此强烈不满,认为单位做法侵害了自身合法权益,要求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赔偿金,双方矛盾kaiyun体育全站 Kaiyun登录网页骤起。2024年10月29日,李女士向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仲裁委组织当事人进行了调解,因双方意见分歧较大,未达成协议,李女士遂向法院递交起诉状。
立案庭干警收到起诉状后,并未简单将案件纳入诉讼程序,而是敏锐洞察到劳动争议案件敏感度高、牵涉面广的特性,若仅以“一判了之”处理,一旦结果未能平衡双方诉求,极易引发其他劳动者对自身权益的担忧,甚至出现效仿维权的连锁反应,进而扰乱企业正常运营秩序。基于对潜在风险的预判,法院倾向于通过诉前调解化解矛盾,从源头避免纠纷升级扩散。
党组成员、审委会委员郭树宏深入研判案件背景及双方核心诉求后,秉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理念,决定提前介入开展诉前调解,主动搭建沟通平台,组织李女士与所在单位领导进行协商。
为精准破解矛盾,郭树宏先以“背靠背”调解方式:一方面倾听李女士关于支付经济赔偿金、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诉求,另一方面了解到单位方面也希望能及时化解矛盾,避免影响公司名誉。
调解过程中,郭树宏创新采用“立场互换引导法”,既从双方实际利益出发剖析矛盾本质,帮助他们认识到诉求的共通性,又直指沟通中的症结,建议彼此换位思考。面对调解中出现的多次争执,郭树宏始终以耐心钝化冲突、用共情稳定kaiyun体育全站 Kaiyun登录网页情绪,进一步引导李女士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用人单位依法规范用工,明晰劳动人事争议多元解纷途径,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经过郭树宏数小时的调解与引导,双方态度逐渐缓和,最终达成共识:一是按原合同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保障李女士的工作稳定性;二是单位向李女士支付1万余元,该款项分期支付,兼顾双方实际情况,这场劳动争议在诉前圆满化解。
这起纠纷的顺利化解,得益于法院在立案阶段便展现出的主动担当,通过对案件的深入分析研判,兼顾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积极主动介入。法院提前研判案情、主动搭建沟通桥梁、积极组织调解,不仅让双方免于对簿公堂的诉累,更以高效方式修复了劳资关系。这种“向前一步”的积极作为,既彰显了司法的人文关怀,也让当事人真切感受到法院化解矛盾的诚意与能力,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司法工作的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