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Kaiyun(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民意直通“连心桥”民主密钥“兴乡村”—开云体育全站网页版入口

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

以后再说X
NEWS

新闻与热点

新闻与热点

民意直通“连心桥”民主密钥“兴乡村”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7-04 07:05:21点击:

  德保县燕峒乡党委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构建民意办理“直通车”、产业发展“助推器”、法治宣传“播种机”三驾马车协同发力的履职格局,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提供有力注脚。

  德保县燕峒乡党委紧握建议办理“方向盘”,以制度化的闭环机制力促纸上承诺“落地生根”,将“人民当家作主”具象化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坚实步履中。

  高位推动,责任贯通“一杆到底”。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乡党委主动挂帅督办重点民生建议。依托乡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和6个片区联络站,精心构筑“群众提议-代表传递-党委交办-部门落实-民主评议”的完整闭环链条。如晚江村李婶反映“烤烟基地过河要绕三里地”的朴素心声,被人大代表敏锐捕捉并列入“民生急办清单”,乡党委迅速协调,仅3个月便建成便民桥,保障烟稻轮作生产。

  精准发力,难题破解“一抓到底”。始终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委领导靠前指挥、亲自协调。2024-2025年间,通过“乡村夜话”“院坝会”等面对面交流,精准收集并推动解决了古桃村、晚江村等多个自然屯2.03万平方米巷道硬化、20个自然屯230个公共照明项目以及105条总长38.41千米水利设施建设等系列难题,有效破解了群众出行难、夜间行路难和农田灌溉难等问题。实践有力证明,党建引领下的精准施策,是破解发展瓶颈、回应民生关切的根本保障。

  闭环问效,民心温暖“一诺到底”。为确保承诺不落空、民心不受寒,严格执行“办前沟通、办中协商、办后回访”机制,以政协“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厅的“群众出题-议事收集-党委审定-跟踪问效”四步闭环经验,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尺。美圩村村民茴油熬制设备损坏,通过政协委员组织协商议事形成议题,经乡党委审定,利用村集体经济公益公积金及村民自筹成功建设新设备,提升了茴油品质与效率,促进了美圩村八角产业发展与村民增收。

  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乡党委深刻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要体现在政治参与上,更要落实到推动发展、造福人民的实践中。为此,积极引导“两代表一委员”将调研之笔深深扎进“产业沃土”,绘就富民强村的振兴蓝图。

  精准聚焦“田间地头”,调研选题直击痛点。乡党委坚持问题导向,定向出题,依托协商议事厅“一季度一议题”机制和委员“商前调研”,开展察实情、听民意、谋良策的深度调研。如围绕保堂村白皮紫薯深加工瓶颈,通过“协商议事”原汁原味记录村民反映的“紫薯保存难”“盼直播带货”“品相差的卖不出”等心声,精准转化为建议清单,成功促成紫薯加工厂落地,并组织党员、人大代表与驻村干部开展助农直播“打通销路”。调研选题从人民需求中来,确保了方向不偏、焦点不散。

  高效转化“金点子”,党群联动结出“富民果”。乡党委高度重视调研成果转化,高效吸纳党员代表的“金点子”,尤其支持党员代表在产业发展中示范带头作用。在党委推动下,形成“党员牵头+合作社运营+农户参与”烤烟产业发展模式,成功打造巴龙-那布-燕峒-城屯4000多亩烤烟产业,带动180余户农户增收,每年4000多亩的烤烟总产值可达到1384万元。

  监督赋能“全kaiyun体育全站 Kaiyun登录网页过程”,聚力护航“产业行稳”。全力支持人大依法履行监督职能,监督涉农部门履职与集体经济发展,鼓励人大代表在“但说无妨”“代表·局长面对面”等平台积极发声,形成党委督查与人大监督同频共振的局面。巴龙百香果基地建设工期滞后,代表上报反映并组织“院坝会”,村民举手表决重新拟定工期并全程监督,推动项目提前完工。乡干部感慨:“群众声音一响,比领导批示更管用。”

  燕峒乡党委推动法治宣传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点亮和谐善治之光,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阵地筑基,普法网络“润物无声”。党委统揽法治建设,精心打造集“树说”法言法语、法律知识“码上取”等元素于一体的法治文化广场,与6个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联动,构筑抬头见法、驻足学法、心中有法的基层法治主阵地。街上菜场旁,村民指着“所长说案例”专栏里“野外用火违规案例”表示:“以前觉得法条像天书,现在案例里全懂了。”普法阵地的融合与下沉,让法治从文本走入生活、从殿堂走进心田。

  载体育能,法治品牌“厚植沃土”。着力筑牢法治品牌矩阵,支持“两代表一委员”常态化开展“但说无妨”“乡村夜话”“协商议事会”等活动,培育“榕树大讲堂”“法治文化长廊”等特色载体。构建“榕树讲堂”村民协商议事平台,并搭建“云调处”网络平台,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目标。如村民林地纠纷,通过村级网格员实地核查后,在大榕树下召集“政法七支队”及当事人,并“云端”连线县调处中心专业解说,最终成功调解。线上线下结合,拉近了调处距离,提升了效率。品牌化、常态化的法治宣传,让法治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共同信仰。

  力量聚合,法治治理“一网兜底”。积极引导村屯“调处中心”引入县人民法院法官、司法局干部、资深律师等专业力量,在各村屯成立法律服务队伍。在提升立法建议质量的同时,深度参与基层矛盾调处,及时将接访走访中的涉法涉诉问题纳入法治宣传和调解范畴。党建引领下的法治“一网兜底”成效显著,燕峒乡2024年荣获“平安建设红旗乡镇”称号,2025年上半年成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3件,实现了法治“软实力”与社会稳定“硬支撑”的深度融合。法治成为定分止争、促进和谐的坚实根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法治轨道上稳健运行。

  从保堂紫薯田里“但说无妨”的坦诚交流,到巴龙百香果基地村民举手表决的民主实践,到榕树下党员代表用乡音传递法治的“播种机”,燕峒乡的每一寸土地都深深烙印着“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足迹,让民主真切地体现在紫薯厂房里丰收的欢笑中,在烟叶基地烈日下辛勤劳作的剪影里,更在无数百姓心愿一步步化为发展蓝图的铿锵足音之中。(赵建雷)

民意直通“连心桥”民主密钥“兴乡村”(图1)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312135960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022-58691199

二维码
线